当前位置: 燃文小说> 历史军事> 天唐锦绣> 第两千三五章 不欢而散(3/5)

第两千三五章 不欢而散(3/5)

其地之统治,更攸关我华夏千秋万代之福祉,朕希望你们能够放下隔阂、亲密无间,军政双方不要再起龌蹉。”



    “平衡”乃帝王之术,是驾驭臣子的绝佳手段,但也不能任何时候都玩弄“平衡”,谁敢在西域、七河、河中斗争纷乱,毁坏了帝国策略,别怪他翻脸。



    房俊与刘洎赶紧躬身:“喏!”



    ……



    未几,刘洎知道房俊必然还有一些话语要私下与陛下说,遂起身告辞。



    待到御书房内只剩下君臣二人,李承乾亲自执壶给房俊倒茶,语气诚挚:“此番西域之战,多亏二郎亲临战阵、抵近指挥,否则尚不知胜负如何。”



    这话当然不是抬举房俊,而是事实。



    军政双方之争执、斗争并非因人而异,而是因为双方利益相悖、此消彼长,故而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。真以为此战攸关帝国的西域策略便能够让文武双方合舟共济、众志成城了?

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

    绝无可能!



    军方在前线会夸大其词、不厌其烦的讨要粮秣辎重,有些时候甚至会养寇自重,尽可能多的索要利益;而文官在后方也会时不时的拖后腿,对前线的粮秣辎重一而再的削减,因为粮秣就意味着政绩,将粮秣都送去前线,文官自己辖区的政绩就不好看……



    古往今来,因此而耽搁军事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子数不胜数。



    而这一次正是因为房俊亲自担任弓月道行军大总管,赶赴前线、节制诸军,这才避免了文武双方扯皮而耽搁大事。



    在前线,安西军上下唯其马首是瞻,不仅上阵之时令行禁止、悍不畏死,不敢有丝毫懈怠、更不敢动歪脑筋,在讨要粮秣辎重的时候,中枢文官也不敢太过分,虽然扯后腿是必然,但该给的不敢不给。



    如此上下一心、前后同力,这才有了此番西域大胜。



    否则,换了裴行俭担任弓月道行军大总管试一试?



    且不说安西军会否唯命是从,单只是后方的粮秣辎重补给就得卡得死死的,即便出现大军开拔之后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