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67章 真诚建议(2/3)
就能洗刷一清了吗?
旧的坏人会除去了,新的“坏人”又来了。
他们与杜乔等人并无私人恩怨,甚至从未谋面。但只要坐在那个位置上,这些象征着吏部失职的寒门庶族官员,就是不折不扣的眼中钉肉中刺。
杜乔他们什么都没做错,只是因为弱小、只是好拿捏罢了。
杜乔真不愧是在吏部干过的,琢磨出了其中三昧。隐约知晓不可能回到长安,便退一步试探关中,没想到还是遭到了”雷霆一击“。
这就是官僚主义、官官相护的现实写照。
赵璎珞的声音在角落里幽幽响起,“可唐参军并没有受到影响。”
白湛解释道:“他弃文从武,走的是南衙的路子。”
吏部管不到唐高卓身上,况且他如今位卑职低,并不引人注目。
白家兄弟俩不是没为杜乔争取过,可此次升迁授官的不只杜乔一人,还有许许多多在北征中立功的山西官员。
阎王好惹,小鬼难缠。他们不能只为杜乔一人就和吏部闹翻,影响其他山西官员的前程。
何况,吏部的私心,本质上是给足了杜乔好处“封口”,远远的将他打发走。
赵璎珞只有最后一个问题,“杜长林若是去九陇赴任,日后可还会受此事影响?”
对于这个问题,白旻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,“一任主官一个性情,等到时过境迁,陆氏卖官案影响逐渐消弭,或许便另有出路。”
反正现在这位是死要面子、油盐不进的主。
杜乔若是在蜀中没有寻到机缘和强硬的靠山,恐怕一辈子都会按在县令之位上。
于杜乔而言,深知自己家世不足,能任县令便无愧父祖,如果能升任刺史,那简直是祖坟冒青烟了。他的心不大,但如果人为地将他的前途框定,谁又能甘心呢!
白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,正是当红炸子鸡,却因为顾虑重重没和吏部掰赢腕子。纵观整个大吴,又有几家同白家一般占尽天时地利人和,愿意襄助杜乔的高门大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