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燃文小说> 其他类型> 离婚后我的国医技能觉醒了> 第919章 第一堂课(4/6)

第919章 第一堂课(4/6)

用荆防败毒散加减。”



    墨浩博还是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被提问,说话都有点结巴了。



    “嗯,思路基本正确。”



    陈阳点头肯定,墨浩博也松了口气,脸上露出喜色。



    但陈阳紧接着追问:“但如果这个病人除了上述症状,还伴有明显的口干、咽痛,甚至舌尖有点红呢?荆防败毒散还能直接用吗?”

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墨浩博卡壳了,眉头紧锁。教室里的其他学生也陷入了思考。口干咽痛舌尖红,这明显是有热象啊!



    “这就是关键!”



    陈阳缓缓道:“表象是风寒束表,但内里可能已开始化热,或者病人本就是寒热错杂的体质!这时,如果还死守‘风寒’的帽子,只用辛温解表,无异于火上浇油!我们的思维必须动态观察,见微知着,根据每一个细微‘象’的变化,调整对内在‘数’的判断,从而改变治法和方药。或许,需要加入银花、连翘、板蓝根等辛凉清解之品,在解表的同时兼顾清里热。”



    说着陈阳拿起粉笔,在白板上“辨证论治”四个字旁边,用力写下“动态观”三个字。



    “经典不是束缚我们的绳索,而是照亮迷雾的灯塔。它提供的是方向、是方法、是无数先贤用生命和智慧验证过的规律。但病人是活的,疾病是变化的!我们要学会在经典的框架内,根据‘象’的变化,灵活地、创造性地运用它!这才是真正的‘临证思维’!”



    这一番话,如同醍醐灌顶,让整个教室的学生,包括一些旁听的年轻老师,都感到一阵思维的激荡。原来中医的“活”,就活在这里!



    “陈老师!”



    一个坐在后排,戴着眼镜,看起来有些书卷气的男生忍不住举手,声音带着激动,“那…那如何培养这种动态的、抓住核心病机的思维能力呢?感觉好难啊!”



    “问得好!”



    陈阳笑着示意对方坐下,继续说道:“这需要深厚的经典功底作为根基,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去磨砺,更需要一颗沉静的心去体悟。今天,我就先教大家一个入门的方法——从‘针感’开始体悟‘气机’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