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章 朱珪不遗余力培养明君(2/3)
些诗。
然而,朱珪是个做事有恒心的人,虽然一开始他在乾隆皇帝那儿不断地碰壁,吃闭门羹,但是,他并没有放弃,而是锲而不舍地继续做着这件事。
他相信,功夫不负有心人,铁杵磨成针,只要他持之以恒地去做这件事,铁树也能够开花的,他一定能够成功的。
果不其然,由于朱珪的不断坚持,不断奴才,朱珪和的诗逐渐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,甚至后来乾隆皇帝还很赏识朱珪和的诗。
自此,朱珪与乾隆皇帝的翰墨往来,由最初的寥寥无几,到后来的频繁不绝,两个人的友谊也逐渐加深。
朱珪与乾隆皇帝的沟通初见成效,他又开始进行与乾隆皇帝友谊更深层次的巩固。
朱珪做学问是个有心人,也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。
他已经不满足于与乾隆皇帝作诗唱和,他开始着手给乾隆皇帝编辑诗集。
他把乾隆皇帝写下的诗,分门别类地收集起来,编辑成册。然后再在每一辑后面加上注释和按语。
而且,他在诗集前面作序,赞扬乾隆皇帝的诗,无论是从格调、意境,还是炼字锤句,都掩过“三曹”,比肩“李杜”。
朱珪除了对乾隆皇帝的诗编辑成册外,他还不余遗力地把乾隆皇帝的文章拿来,分门别类地编印成册,并且对这些文章的思想内涵,篇章词语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,指出这些文章的优点,文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道理,赞扬乾隆皇帝的文章堪称千古奇文。
可以说,朱珪对乾隆皇帝文章的赞美,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吹捧程度。就连乾隆皇帝看了朱珪对他文章的分析,都觉得有点脸红,不好意。
虽然乾隆皇帝是九五之尊,可是仍然身上免不了凡人的俗气,他也喜欢听别人说自己的好话。
当朱珪把他编印成册的乾隆皇帝的诗集和文集,呈给乾隆皇帝过目阅示的时候,乾隆皇帝受宠若惊,他没有想到朱珪竟然是这样一个细心而又有恒心的人。
当他把诗集和文集阅读完后,尤其对朱珪对他文集和诗集的批注非常满意,他把朱珪编着的这套诗集和文集,作为他皇子和皇孙们的教科书,打印成册,每人人手一本,进行系统地学习,领悟他诗集和文集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