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燃文小说> 历史军事> 春秋晋国风云> 第140章 秦国无奈折西行(4/5)

第140章 秦国无奈折西行(4/5)

了渡船,向全天下展示了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。



    秦军将士士气极度高昂,全军上下同仇敌忾,气势非常令人震撼。



    放着这样一支军队,晋国哪怕国力再强,如果想要硬碰硬与秦军对战,极有可能失败!



    哪怕是侥幸取胜,那也应该是惨胜。



    如果这个时候楚军进犯,那晋国霸业极有可能在晋襄公时代便被终结!



    如果没有赵衰为晋襄公提出的“避其锋芒”方针,晋国真的危险了。



    现在,晋襄公在强大的秦军面前,命令全军将士,避免与秦军接触,坚守城池而不出战!



    秦军渡过黄河烧掉渡船这样的举动,被后来项羽给照搬了,并演绎了一场“破釜沉舟”的经典战例,即巨鹿之战。



    把这些实践提升到理论水平,那就是后来兵家提出的“置之死地而后生”的最早案例。



    这样的军队是可怕的,甚至是不可战胜的。



    但晋国就是那样强大,他们只用了一招,就轻轻松松破解了秦军的一切准备!



    晋军采取了避其锋芒的战术,任凭你秦军怎么嚣张,广袤的晋国土地上,就当你们来旅游吧。



    秦军在渡过黄河前,首先夺回了原本是秦国后来被晋军夺取的汪邑和彭衙两邑。



    渡过黄河后,秦军攻取了晋国的王官和郊邑。



    在王官,秦穆公摆开了架势。



    可恨的晋国佬,那就在这里,与寡人打一场吧。



    但是晋军就是避而不出,秦穆公知道,想要与晋军决战的计划落空了。



    那就这样了么?



    是的,只能这样。



    无奈之下,秦穆公命令秦军再次南下自茅津渡渡过黄河,直抵崤山。



    在那里,秦穆公收拾了公元前629年前战死于崤山的三千秦军将士尸骨,就地掩埋后撤军回国。



    秦国,总算是对晋国取得了一场象征性胜利。



    但秦穆公也好,孟明视也好,对这场胜利只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