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1章 饮水思源,不忘桑梓(1/3)
当然,她的心中,也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。
对于年纪大的,力不从心的,该下的就下,找年富力强又有冲劲的年轻人上来,担任村长。
朝廷里,到了致仕的年纪,哪怕你官职再高,该让位的时候,就得让位,给年轻人施展的舞台。
没道理,你一个力不从心的老村长,占着茅坑不拉屎,对吧?
对于不识字的,但是为人公正的,乐于帮助村民的,那就好好的培养他们,教他们识字明理。
让他们的能力跟得上他们的人品,这样,以后这些村子,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。
一时之间教不会认字的,那就先在村里找几个识字的小年轻,辅助他们,让他们做好带头作用,花蕾觉得这些村子以后也没问题。
至于年纪合适,也识字,但是只顾着自家碗里的三瓜两枣,不顾其他村民死活的村长,直接罢官就行了。
德不配位,必有后殃。这些人,都不需要培养。否则还会给村子带来灾难。
至于那些只会摆官谱,只会吆喝,不会实干的村长,教育一下,培养一下,如果烂泥能糊上墙的,继续留任查看。
实在无可救药的,烂泥都糊不上墙的,那就算了,让他们直接回家种地去吧。挑一些合适的人接手就好。
至于后面几种原因导致的低产,一方面,就是继续兴修水利,保证每块农田都能被灌溉。
还有,就是要传授给这些村的村民们,种植玉米的基本要点。让他们知道田地对玉米的影响。
还有玉米在不同的生长周期,需要的肥料也是不同的。什么时候需要追肥,什么时候需要灌溉,都是有要求的。
还有就是要告诉他们,轮种的概念,今年这块地种了玉米,明年就最好换块田地播种。到时,间种,套种,也要以一个告诉他们。
看来,还是要大力的推广农学课,增加农学咨询点才是啊。否则,仅仅靠自己摸索,会浪费不少的时间的。花蕾的心中很是明白这一点。
当然,作为知府,这些具体的事情不需要她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