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六章 联勤机制,只有活下来才有资格论输赢(2/8)
来往都不愿意给炮兵捎带,矛盾早晚都要爆发。
当然,这种事情很多时候也不怨部队的人,而是后勤的人就不吃你那一套,按规定就是按规定。
空跑十趟也是规定。
188师的人,就是不能替装甲六旅的人领取,陈默是借这个机会,把后勤的问题给捅开。
也就他现在说得不算,否则,目前的联合营,陈默会进行一场从头到尾的改革。
还是那句话,任何的改革和创新,都是被逼出来的。
从来都不是有人发现,或者有人建议就能得到大范围的支持。
就拿这次的信息化实验来讲。
若是陈默不定三月之期,若是京都军区不突然横插一脚,光培训估计就得一年半载。
到时候再慢慢考虑组建部队,实验,一套流程操作下来,起码两三年打底。
陈默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浪费啊。
现场沉寂了片刻。
秦参谋长摆了摆手:“去,你们统计处把最近一年的数据做个报告,明天下午之前摆到我的办公桌上。”
“整改方案,一周之内我要看到。”
“是!”
统计处处长董占伟挺了挺身板,他扭头看了一眼,后面自家单位的那帮参谋。
众人当即领会,脸上挂着一副悲天悯人的姿态,麻溜的退出会议室,匆忙的去准备了。
一年啊。
特么的,光是一个月的数据都足够庞大,一年下来那数据堪称海量。
统计处负责集团军演习物资调度,分配和运输。
说是全军区阶段性最忙的单位都不为过。
哪怕没有这次,联合营要去西北参加军演的事,统计处日常加班也属于常态,这是一个每天不是在统计数据,就是前往统计数据路上的单位。
人员统一由理工科毕业生构成,一个文科的都没有。
正经的钢铁直男部门。
说起来有些好笑,在很多军区,后勤部统计处能不能评选单位先进,都不用看工作方面。
直接看发量就能决定。
打比方说,那些发量全秃的类型,该同志一看就是优秀统计军官,任劳任怨,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