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7章 世界讲道,孔氏二子天赋(4/5)
在讲完了儒家的各种经典名言,以及儒家的文学理念后。
兄弟二人便开始根据各自的理解领悟,向众生畅谈起了各自不同的儒道文道见解。
其所言所悟皆达到了可独立一派,完全不输至圣亚圣的学说。
孔子提出性相近,习相远。
孟子提出性本善。
荀子提出性本恶。
而孔儒则提出性无善恶之分,人之初先天为无,谓之混沌,无善无恶,经后天所育而生善恶。
世本无善恶对错,因利而动,产生对立,从而衍化善恶对错。
孔稷则提出了性为多变,既善既恶,性无绝对伦。
犯罪者在于被害者眼中是恶,可在于其家人眼中却为善。
其所行有恶,然所行也有善。
善恶亦如阴阳,阳中带阴,阴中带阳,并无非黑即白。
性之复杂多变而诡谲,不应该盖棺而定,去判断一个生灵天生极恶,或天生极善。
两人就这样不断的阐述着各自对于儒学文学的见解跟理念。
在阐述了自身的领悟后,二人又开始教导起了众生治国,安邦,理政之学。
回答了众多求学者的疑问,并帮助解决了其所面临的难题。
所言所行如言出法随一般,皆得以应验,受天地万物认同帮助。
培养出了一堆治国人才。
整个文道的力量与气运陡然攀升,两兄弟的实力也同样达到了极为高深的程度。
一个璀璨到以文证道,儒道至圣的盛世,就这样在两兄弟的讲解中开辟而出。
等到将治国理念讲解完毕,并解决了所有求学者的疑问后。
孔儒孔稷就开始面向众生,讲解起了各自对于修行大道的理解和感悟。
二人凭借着对于大道的深刻感悟见解,竟引得无数旁听者顿悟入道,原地突破。
如此一幕也引得无数天骄妖孽,开口询问其各种修炼道路上的问题。
博学多识的孔儒,对于各种大道上的领悟和见解,都有着一套独属于自己的感悟。
回答这些问题并为之解决修行上的困惑,简直不要太轻松。
天赋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