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9章 天真的诸葛?(3/4)
此。
说来可笑,亮总觉主公之心包藏宇内,看似漫不经心,但其心中却也有汪洋大海。
这一点从主公待民之策上就能看出。
古今帝王将相总言‘君者舟也,民者水也,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’,然能做到如此境界的还有谁?
内帑万两金,却不见主公奢靡无度,大兴土木。
为国之一君,拥子民无数,然后宫却只有寥寥数人,且皆是贤良淑德之女,从无奢靡之风。
亮总劝之纳妃,延续王室血脉,可每每提及此事,主公总搪塞过去,皆言有缘者自会纳之。
后宫乔氏双后,然乔氏国丈,也堪为金紫光禄大夫,且无参论政务之权,更别说鱼肉乡里,为祸一方。
云氏之后,产王室之子,当为赓续大夏之人,然主公之意却也未为其正名,云氏家族然亦无邪心杂念。
如此王室,如此皇亲国戚,足以可见主公为公之心,毕竟处芳屋雅室者,又岂能是蝇营狗苟之人?
就如主公登基所言。
大夏,乃万民之大夏。
王之一位,非是代天牧守一方,统领万民。而应为,承袭万民之志,奠人族安身立命之所。
如此无杂念,公心大于私之帝王,古今罕见。安能有‘飞鸟尽良弓藏’之事?”
听到诸葛亮的评价。
张良不觉得有些惊讶。
能够得到诸葛亮如此评价者,他几乎从未听过。
若说诸葛亮是为了拍“马屁”,但二人可都一直是传音,外人根本不可听见。
如此来看。
足以看到诸葛亮对眼前这位大夏君王的信任。
“孔明,你”张良欲言又止。
“是不是觉得亮有些天真?”诸葛亮微微一笑。
“只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。”张良眼中有着别样的神色,“那若是刘玄德有一日寻上门,你又该如何自处?”
“玄德公对亮有知遇之恩,有托孤之情,此当为主臣之谊,亮自当扫榻相迎。然今之一世,亮身心皆有寄居之处,一身不可仕二主,当为大夏事。”诸葛亮坦然一笑。
闻言。
张良眉目一动。
果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