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查禁书再树威信(2/4)
。本该说,儿子把老子的心血集刊印出版发行,也是好事,也是一种文化传承。但是,遗憾的是,书中有一些不合时代的言论,这就给自己儿孙埋下了后患。
徐怀祖去世前,他用两千四百两白银买了邻居家蔡耘的几十顷田地。徐怀祖去世后,蔡耘和他的堂兄蔡嘉树忽然想赎回自家的几十顷土地。
他们说,自家的祖坟在徐家买的土地里,要求赎回。赎银只交九百六十两,而且是霸王硬上弓,非赎回不可。
徐怀祖的两个儿子,徐食田和徐食书却不愿意把土地给蔡家。两家就发生了争吵,一言不合,就打起架来。
矛盾激化后,蔡家兄弟俩说,如果徐家不同意把土地还给蔡家,他们就去告徐家。告徐述夔的诗集《一柱楼诗》中有反动诗歌。
无论蔡家怎样要挟徐家,徐家俩兄弟就是不愿交出蔡家的土地。而且两兄弟竟然天真的一起商量,说与其让蔡家揭发出来,还不如我们自己把诗集献出去。
也许徐家两兄弟相信“坦白从宽、抗拒从严”,只要自己低头认罪了,什么事也就可能没有了。
世事难料啊!事实却不是这样。
徐家兄弟俩这样一商量,最后拍板决定,把将刊印之书的手抄本原稿,献给县令。
东台县县令看了诗集,认为此事并不算多么重大,也就草草处理了事。
哪知蔡耘、蔡嘉树却是饱读诗书的人,知道利用这件事一定能夺回那些土地,而且还能够邀功请赏。于是,蔡家两兄弟就把这件事上诉到了省里。
此时江苏学政是刘墉。刘墉看了诗集后,认为大逆不道,急忙给皇上写了奏折。皇上收到刘墉的奏折,看罢后,交给和珅去处理。
和珅接到皇上的旨意,立马就像浑身打了鸡血,兴奋极了。
这不是我和珅树立威信的时候吗?我等了许久了,终于等来机会了。
和珅想,我要从刘墉手里把这个功劳夺回来,即使夺不回来,起码也要从他手里瓜分点出来。再次,他要通过审理这个案子,显示自己的本事和威风。
和珅仔细翻阅了诗集,列出了一些反动句子,如:“大明天子重相见,却把壶儿搁半边”,“明朝期振翮,一举去清都。”
和珅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