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 查问“捐监粮”(三)(2/4)
和珅听着女子的弹唱,渐渐地进入江南山水的佳景,如醉如痴,不能自拔。
和珅就在这个女子的弹唱声中进入温柔梦乡。
吃了,喝了,乐了,拿了。该享受的享受了,不该享受的也享受了;该拿的也拿了,不该拿的也拿了;该看的账本也看了,不该看的账也看了;该察的灾情也察了,该慰问的灾民也慰问了。和珅视察“捐监粮”的任务完成了,该到回朝交差的时候了。
和珅想:给皇上的奏折里写什么呢?
当然不能写这些。自己在这儿又吃,又玩,又喝,不能不手下留情。和珅只能唱赞歌,粉饰太平,得给这些人唱颂歌,说甘肃赈灾工作做得很好,扎实有效。你好我好,大家都好,嘻嘻哈哈,快乐不少。
乾隆皇帝派和珅到甘肃查问“捐监粮”的事就这样收场了。
可是,纸里终究包不住火。这个案子终究还是付出了水面,露出了端倪。
案子是如何露出端倪的呢?源自甘肃布政使王廷赞一次“出于好意”的捐款。没想到王廷赞好心办了坏事,自己把自己告到了乾隆皇帝那里,说来也有点冤屈。不过话说回来,坏事干的多了,总会遭到上天的报应。一句话:活该!
乾隆四十六年,甘肃爆发了苏四十三反清起义,这次起义时间不长,规模也不算太大。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,陕甘总督勒尔谨计划不缜密,组织不得力,没能在起义开始阶段就将其扑灭,反而打了败仗。此事惹怒了乾隆皇帝,下旨将勒尔谨革职拿办。
勒尔谨一倒,与他不清不楚的甘肃官员们无不战战兢兢,恐怕牵连到自己,惹来杀头之祸。尤其是与勒尔谨关系密切,主管民事和财政的甘肃布政使王廷赞更是惶惶不可终日。
苦思之下,王廷赞去找了私交较好的和珅支招。和珅给他出了一妙计,捐献一笔银子报销国家,在乾隆那里博个同情分。万一勒尔谨事件牵扯到他,乾隆皇帝也会看在他主动捐款的份上,从轻发落的。
王廷赞听了和珅的锦囊妙计,遂向朝廷上疏表示:甘肃遭遇兵灾,国家正是用钱之际,作为一省父母官怎能坐视不理,臣愿捐献出多年积攒的工资收入白银四万两以充国库,解国家之缓急。
收到王廷赞的捐款数目,乾隆皇帝大吃一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