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章 王杰其人(1/4)
王杰,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?
清雍正三年(1725年),王杰出生于陕西。在他8岁时,父亲就去世了,自此孤苦伶仃。
王杰虽家境贫寒,无钱读书,但是幸运的是,王杰接受了免费的义务教育(古时乡间有识之士兴办的完全免收学费的义学)。
王杰进入义学后,学习刻苦认真,勤奋好学,再加上他天资聪颖,很快就得到了学校老师的垂青。老师非常喜欢王杰,对他格外照顾,悉心栽培。老师在教授必修科目《四书五经》的同时,还教他天文、地理等自然科学,扩大他的视野。
在老师的悉心教育下,王杰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。他不但学习学校开设的各门功课,还广泛涉猎各种课外书籍,不断拓宽自己的课外知识。
王杰在他20岁的时候,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辉煌。他在全县、全府统考中脱颖而出,名列榜首,被当地人称为青年俊才,传为佳话,这种荣誉也让出身贫寒的王杰倍感荣耀。
不久后,20岁的王杰离开家乡,外出求学。他不远万里,长途跋涉,来到西安府,在北方著名的关中书院求学。在这所大学里,王杰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——关学大儒孙景烈。
孙景烈曾任翰林院庶吉士,后来退休还乡,致力于学术研究,热衷教书育人。
孙景烈很看好王杰,把他当成自己的得意门生,倾其他毕生的所学知识,传授给王杰。王杰不仅从他那儿学到了渊博知识,还学到了老师的立身之本、处世之道。他的眼界开阔了,他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。
王杰学会了洁身自好,学会了出污泥而不染,学会了不与自己不在同一个频道上的人同流合污。
他为官数十年,清正廉明,没有给人留下任何贪污受贿的把柄。因此王杰能够在豺狼虎豹、尔虞我诈的污浊官场中,立于不败之地。
王杰中举之后,先是被分配到西安附近的蓝田县当教育局长。后来,他的恩师孙景烈又将他推荐给两江总督尹继善和江苏巡抚陈宏谋。
尹继善,陈宏谋非常欣赏王杰的为人处世和他的杰出才华,对他格外青睐。后来他们把王杰聘请去做他们的私人秘书,帮他们专门给皇上写奏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