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章 打江山论功行赏(2/3)
不敢再说什么了。
在一年多的时间里,论功行赏将军们争论不休,生怕自己吃亏了。在争争吵吵中总算是受封完毕,等到评定列侯们的位次了,将军们又有了分歧。一部分将军觉得平阳侯曹参出生入死,负伤七十多处,攻城占地的勋劳最多,应该排在第一位。
刘邦从评定功臣开始,就没有关注其他将军,较多的封赏了萧何,到评定位次时就没有再反驳大家。但心里还是想把萧何排在第一位。关内侯鄂千秋进言到:各位大臣的主张是不对的,曹参虽然转战南北,夺取地盘的大功劳,但这只不过是一时的事情。皇帝与楚军相持五年,常常遇到失掉军队和士兵逃散的情况,只身逃跑就有好几次。而萧何常从关中派遣军队补充前线,这些都不是皇帝下令让他做的,数万将士开赴前线时,正值大王最危急的时候,这种情况已经有数次了。
汉军与楚军在荥阳对垒数年,军中没有现存的口粮,萧何从关中用车船运来粮食,军粮供应从不匮乏。陛下虽然多次失去崤山以东的地方,但萧何一直保全关中等待陛下,这是万世不朽的功勋啊!如今即使没有上百像曹参这样的人,对汉室又有什么损失呢?汉室得到这些人,也不一定得以保全。怎么能让一时之功,凌驾于万世之功之上呢?应该让萧何排第一位,曹参次之。
刘邦说:说的好。
于是便确定萧何为第一位,特许他带剑穿鞋上殿,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。
刘邦说:举荐贤才要受上等奖赏,萧何的功劳虽然很高,经过鄂侯的表彰就更加显赫。
刘邦便根据鄂原来受封的关内侯食邑,加封为平安侯。萧何父子兄弟十多人都封有食邑,后又加封萧何两千户,这是因为当年刘邦到咸阳服役时,萧何多送给刘邦二百钱的原因。
张良不曾有战功,但在营帐中出谋划策,就能决定千里之外的胜利,这是张良的功劳。刘邦让张良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。张良说:当初我在下邳起事,与大王在留县会合,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您。陛下采用我的计谋,有幸经常奏效,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,不敢承受三万户。
刘邦便封张良为留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