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三十九章:敬一根粗香(推荐BGM:Overdrive/Far)(5/6)
周瑞将视线从拟态火箭,转移到了后方的水墨大屏。
现阶段,万户基地只需要看着就成,大厅内响彻着西昌基地的各项汇报。
起飞后17秒,开始程序转弯。
起飞后170秒,助推器关闭,智能连接点启动分离程序。
作为一枚全回收火箭,敬天一号的四枚助推器,也是可以回收的。
但往日,因为缺乏视角,在如此高的空间,地面人员只能通过数据,模糊在脑海里构建相关姿态。
并且即便数据有什么波动,也很难及时做出调整。
但今天却不相同。
万户基地内,拟态火箭的助推器同步脱落,被四个支撑点带着分离,消失在主体下方。
但很快,白色空间的另外半边,升起了四枚单独的助推器结构,它们一开始是倾斜着的,甚至微微打转,如实的反映着数万米高空,助推器的实时状态。
“助推器姿态调节启动。”
拟态助推器,逐渐开始抵消自转,摆正姿态,最后调控风板展开,垂直的向下。
很快,落区的反馈也抵达:“落区一观测到助推器,回收姿态正常。”
周瑞暗自点点头。
拟态指挥模式,果然更直观,更高效。
当然,与敬天一号自身的智能组网更先进、更优秀也有很大关系。
这枚火箭,除了最不值钱的整流罩,一根爆炸螺丝都不会浪费。
哦对了,敬天一号没有爆炸螺丝了,而是智能连接件,同步率比爆炸螺丝还高。
这是全球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火箭回收发射,但与它代表的其他意义相比,这只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情。
很快,一二子级分离,整流罩分离,所有的变化,都直观的反应在了万户基地指挥中心。
也展现在了电视机、电脑前千千万万观众面前。
以前大家看火箭发射,基本就看前十几秒。
这往后啊,全凭脑补。
找也找不到,屏幕上的数据看也看不懂,就听着“这个成功!”、“那个启动!”。
和盲人听戏差不多。
但这一次,他们清楚看到了,火箭是如何分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