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燃文小说> 其他类型> 直播鉴宝,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?> 第403章 镇国之器(1/10)

第403章 镇国之器(1/10)

    国书,降表?

    澶渊之盟,靖康之变?

    吕本之赫然抓起对讲机:“定安,国书谁写的?”

    “宰相寇准!”

    不用猜,肯定是被逼的。

    之后又捏着鼻子,估计可能还忍着恶心,帮真宗写了一道两百米长,以歌功颂德的回銮碑……

    “降书呢?”

    “还是宰相,张邦昌!”

    这个百分之一万是自愿的,说不定还是他主动向金朝提议的……

    “降书上盖有几方印?”

    “两方:皇帝承天受命之宝,皇帝神宝!”

    这是大宋的传国之玺:周太祖郭威登基时雕刻,传给柴荣。柴荣死后,只剩孤儿寡母……几经周折,最后落到了赵匡胤的手里……还有大周的天下!

    可能李定安觉得,盖在哪里都行,甚至是厕纸上,为什么偏偏要盖在了这里?

    吕本之神情僵硬,两只眼睛像两把刀,盯着盒子。

    他见过的国宝不少,甚至比何安邦见过的都多。

    因为故宫的珍宝级文物本来就比国博要多。

    不单单是数量、品类、等级,也因为历史渊源,以及那座皇城。

    但国书、降表,真就没见过。

    惟一能扯上点关系的《逊清四诏》,还被国博给抢走了。

    但那是什么时候的?

    民国,溥义。

    这两封又是什么时候,大宋!

    既便从民族发展,历史变迁等方面对比,两者的影响力也是一个天上,一个地下。

    澶渊之盟,靖康之耻啊……大宋稍微坚挺一点,民族历史就改写了。

    当然,历史没有如果,更不可能假设,吕本之只是畅想一下,聊以自慰。

    但他想不通,这样的东西,怎么会出现在这样的地方?

    愕然许久,他又长长一叹:他明白李定安为什么是那副模样。

    有一次,因为一件青花瓷,大家聊到了崇祯,李定安说过这样的一句话:就凭他没有丧权辱国,没有出表请降,而是毅然绝然的吊死在了煤山上,他就应该被赞一声“民族气节”,受后人景仰。

    不然,故宫中就会流存下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