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演讲的门道(3/4)
比你还好。
一般也就是十佳青年的报告,除了领导的关心、同志们的信任和赶上好政策之类的空话之外,偶尔还能出那么两个案例,可是这陈太忠一张嘴就跟讲故事一样,一件件一桩桩的案例滔滔不绝地说了出来,大家可就都听得兴高采烈了。
尤其难能可贵的是,陈太忠嘴里的案例,每每还有令人瞠目结舌的巧合,各种意外层出不穷,讲到精彩处,有时居然是满场的鸦雀无声,紧接着又是哄堂大笑。
其实这也是李健用心良苦之处,陈主任既然很少出去宣传和推销自己,那么他这个办公室主任就要想办法,将其大部分的事迹如实地反应到报告中去,以达到最好的效果。
总算还好,陈太忠的事迹实在是太多了,李主任甚至可以从容地挑挑拣拣,弄出比较合适、不太敏感的案例来加以整理。
那么这么一来,就要面临另一个问题了:时间,时间不够了啊,每个人发言都是有时间限制的,这限制虽然没有明文规定,但是度还是必须要把握好的。
是的,由于有了时间限制,陈主任没多少机会谈自己的思想和觉悟了,不能着重地指出组织的培养和领导的关怀来,没有这些空话和套话,难免就会让人认为理论境界不够,甚至还有翘尾巴的嫌疑。,
陈某人年纪还轻,尾巴是不能翘的,可是宣传自己还是必要的,于是,很多事情就是以巧合的方式出现,也显得其人不是贪功之辈――反正,陈太忠身上的巧合是如此之多,信手拈来一些就成了。
陈太忠的报告,就是半个小时,发言结束的时候,会场里响起了雷鸣一般的掌声,甚至有人建议,“再讲一段吧,大家学习的热情都很高呢。”
陈太忠当然不会再讲了,说不得会议主持邀请了下一位十佳青年上来――那就是“常回家看看的”青旺团委书记焦阳。
跟陈太忠相比,焦书记那就是走了另一个极端,满嘴都是领导的重视、组织的关心,嗯,还有同志们的高度支持,只听得会场里不住地有人捂嘴打哈欠,喝水什么的。
这巨大的反差,让焦书记真的无法不耿耿于怀,虽然两人昨天在酒桌上还是同壕战友,今天却是让他有点觉得脸上挂不住了。
一边发言,他一边关注着会场的反